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陈芹/郝子龙团队和神经外科周良学团队于2024年11月在Alzheimer’s & Dementia(Alzheimers Dement)发表文章“The contribution of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in 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Insights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点击二维码阅读原文)。本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中脑小血管病共病患病率高,且与患者更严重的临床症状相关,但可能不影响患者分流术后结局, 为iNPH的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iNPH)是一组以认知障碍、步态异常和尿失禁三联征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约为6%。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不同,iNPH可通过脑脊液分流术治疗,因此也被称为“可逆性痴呆”。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iNPH和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均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然而,关于二者的共病情况,以及CSVD对iNPH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既往研究尚不充分。以往研究多局限于部分CSVD影像标志物与iNPH的关系,而对CSVD总负荷在iNPH患者中的患病率及其对临床特征和分流手术结果的影响,一直缺乏全面深入的探索。
为了解决这一科学问题,华西医院脑积水多学科联合团队自2021年8月招募符合标准的iNPH患者,对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特征进行全面评估,并纳入经过严格筛选的临床很可能的iNPH (probable iNPH)患者,同时结合多模态MRI技术获取相关数据,并对接受分流手术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以深入分析患者CSVD负荷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78%的iNPH患者至少存在一种CSVD影像标志物(图1),高CSVD负荷与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不同的CSVD影像标志物对患者认知和步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图2)。然而,术前CSVD负荷并未显著影响分流术后患者的改善情况。
图1 各种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物在iNPH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图2 各种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物和iNPH患者临床症状间的关联
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iNPH与CSVD的共病情况,发现了CSVD虽会加重患者症状,但并不影响分流手术的结局。这一研究成果为iNPH的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未来进一步探究CSVD与iNPH之间的内在联系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