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
挂号
联系
我们
就诊
指南
常见
问题
返回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心内科完成四例无射线全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双心室起搏/除颤器安置 2017.05.23

心内科起搏电生理方元、胡宏德教授团队,继去年10月成功完成中国第一例三维电场导航抗心衰起搏器CRT,手术全程无射线或极少射线,到现在己成功完成四例该手术,积累了更多相关经验,并持续推进期待以后更加完善。

双心室起搏(CRT)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方案,如果患者还有室性心动过速或者室颤,还必须加上除颤功能,合称双心室起搏除颤器(CRTD)。常规的安置方法是医生在X线的透视下,结合冠状静脉造影,将起搏及除颤电极分别安置在右心耳、右心室尖及冠状静脉的分支——左室外侧支,达到缩短QRS时限、将左右心室再同步化及除颤的功能。但是X线对人体有伤害,可能引起癌症、皮肤炎、胎儿畸形等。少射线甚至无射线的心脏介入操作已经成为主流。以射频消融为例,心内科早已实现对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无射线消融。对于射线敏感的患者,如老年、儿童、孕妇,都已从无射线操作中获益。

手术先由合作者胡宏德副教授进行。他利用全三维电标测系统(EnsiteNavx)快速构建出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及冠状静脉各分支的三维立体模型,并作电激动标测,寻找冠状静脉各分支最晚激动点,进行电压标测,标出疤痕位置。然后由方元教授主刀,沿左侧锁骨下静脉分别置入美敦力的4574心房被动电极至右心耳,6935M单线圈除颤电极至右心室尖,4298Attain Performa左室四级全激素电极至冠状静脉的左室外侧支。起搏及除颤电极感知及起搏阈值良好。其中安置左室心外膜电极是整个手术的最大难点,需要指引长鞘和电极的相互配合,在心室最晚激动点处安置电极,并避免在疤痕处起搏。

这四例无射线全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双心室起搏/除颤器安置,再次体现了起搏组方元教授和电生理组胡宏德副教授的高超水平。

 

 



作者:宣传统战部 来源:宣传统战部
基本信息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问题类型:

select…

  • 内容无法访问
  • 信息不更新
  • 内容不准确
  • 错别字
  • 图片不准确
  • 其他
问题页面网址:
问题描述:
验证码: